我國5G基站已有近兩百萬個 5G應用融入千行百業
發布時間:2022/8/25 9:08:35編輯:Ma Liang
已有1450人關注
此次論壇由重慶市通信管理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聯合承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慶信息通信研究院)、5G應用產業方陣重慶分聯盟協辦。
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通過線上方式舉行。受訪者供圖
5G建設打好數智基座 引領產業趨勢
“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4.75億戶。”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劉郁林介紹,5G融合應用正加速推進,征集5G案例近3萬個,5G典型應用場景融入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在礦山、港口等領域實現了規;瘧。
“重慶近年來大力推進5G網絡建設,推動5G創新發展,積極構建5G發展生態。”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青表示,截至目前,重慶市5G發展持續保持全國第一梯隊,全市每萬人擁有基站數達16.4個,實現鄉鎮5G網絡到達率100%。已推動行業實施各類5G融合應用項目超過200個,推動建設32個5G行業虛擬專網,在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和激發信息消費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在主旨報告中指出,產業數字化是全球5G創新應用主要方向,5G 工業互聯網已實現從“0”到“1”到“10”的突破拓展。工信部打造了“5G 工業互聯網”10大行業及20大場景,指導工業企業進行融合應用實踐,全國“5G 工業互聯網”項目已超過3100個。
“從工業互聯發展到智能制造,有六項關鍵的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主旨報告中為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和發展開出“良方”。他認為六大關鍵技術分布是數據挖掘、數據匹配、機器學習、知識工程、模式識別、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產生了大量的工業數據,如何要利用好、維護好、保護好這些數據,關鍵就在于這六大技術。
5G應用賦能千行百業 共啟智能未來
步入數字化轉型時代,5G賦能千行百業,如何加速技術融合、數據匯聚共享、凝聚力量共啟未來?在主題演講環節,來自中國電信、長安汽車、中興、華為、浪潮集團的企業代表們重點圍繞推動5G創新應用,賦能智慧城市、實體經濟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經驗分享。
中國電信天翼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興生介紹,5G是核心數字基礎設施,加快了技術融合、要素融合,打通了信息動脈。從實踐上看,5G正大顯身手,不僅通過交通治理、舊城改造、智慧景點等途徑打造城市治理“先行示范”,更搭起急救前置通道,為生命護航。新應用場景下的5G急救把救護車變身為“移動搶救室”,可有效降低20%的傷殘率和死亡率。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圍繞“5G加速變革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表示,從智慧營銷到智能制造,長安不斷探索5G在車端的功能應用,并沉淀5G應用標準。數據采集、遠程控制、AR/VR、AI輔助等場景具備相當可觀的發展潛力,長安將以魚嘴研發中心為基地,參加行業車路協同示范與測驗,并將在公開高速公路上進行5G、V2X和自動駕駛融合功能展示和示范。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甘斌表示,在實際應用中,5G網絡最大的瓶頸是上行帶寬,目前5G-advanced(5.5G)已經成為產業共識,在5G已實現“泛在千兆”和“百億聯接”能力的基礎上,5.5G能力可以做到十倍增強,達到“萬兆下行”,“千兆上行”和“千億聯接”能力。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巍分享介紹,浪潮B5G云網融合產品已為電子制造、裝備制造、礦山采掘、鋼鐵冶金、港口、電力等10多個行業提供了安全、可靠、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在全國落地100多個典型案例。
“通信塔”變成“數字塔” 共筑5G生態
在智博會重慶館,中國鐵塔展示了森林防火監控,可利用中高點位資源優勢,加上平臺、算法,打造森林防火預警指揮平臺,可實現區域多維一體化監控預警、指揮調度、閉環管理,在森林防火、病蟲害防御、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鐵塔在2022智博會展示“通信塔”如何變成“數字塔”。受訪者供圖
“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塔址規模,210萬座鐵塔遍布全國960多萬平方公里,這些通信塔上有5G、下有光纜,中間有機房和不間斷的電力供應,形成了獨一無二的資源稟賦。”中國鐵塔重慶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鐵塔 5G AI”的“鐵塔視聯”系統,目前,中國鐵塔已與運營商一起為40多個行業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超過20萬座的“通信塔”變成了“數字塔”。
據了解,作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5G等新基建的主力軍中國鐵塔已累計承建5G基站數量達158萬座左右,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97%的5G站址通過共享存量資源來實現,加快了網絡部署,大大降低了建網成本。
同時,開展鐵塔能源換電業務,換電網絡遍布全國31個省市280多個城市,部署換電網點超5萬個,平均每天為用戶提供200萬次換電服務,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輕型電動車換電業務運營商。
微信號:ayiwangapp17
(來源: 科技日報 )
標簽:
上一篇:使用機械力執行復雜算術,會“思考”的新型工程材料創建 下一篇:可量產高靈敏有機光電探測器出現,在醫療傳感器、指紋識別等領域應用廣泛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CT定位機及配套設備采購公開招標公告 發布時間:2023/3/17 10:01:43
- 項目概況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CT定位機及配套設備采購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擇優招采平臺(https://c.xbgjzb.co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04月12日 15點00分
- 國資委: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領域加快補短板 發布時間:2023/3/17 9:40:38
- 3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人民論壇發表署名文章《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經驗總結與未來展望》。文章指出,國資國企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
- 政產學研共促生物醫藥成果轉化 第二屆“未來之星”大賽舉辦 發布時間:2023/3/17 9:36:22
- 3月15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國醫學科學院指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二屆“未來之星&
- 上海光機所在基于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的中藥重金屬檢測方面取得進展 發布時間:2023/3/17 9:26:18
-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在基于激光誘導擊穿光譜的中藥重金屬定量檢測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納米金增強和稀有
- 湖北首部相控陣天氣雷達在隨州大洪山完成吊裝 發布時間:2023/3/17 9:19:46
- 3月14日,由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隨州市氣象局、湖北文旅集團、廣東納睿雷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X波段雙偏振相控陣天氣雷達在湖北省隨州大洪山成功完成吊裝,標志著湖北天氣探測邁入相控陣時代。此次在
- 海洋塑料污染飆升至“前所未有”水平 發布時間:2023/3/17 9:15:53
- 新西蘭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刊發論文稱,他們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自2005年以來,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污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