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量產高靈敏有機光電探測器出現,在醫療傳感器、指紋識別等領域應用廣泛
發布時間:2022/8/26 9:25:56編輯:Ma Liang
已有1490人關注
當今的大多數成像傳感器都是基于CMOS技術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無機光電探測器。例如,由有機材料制成的光電探測器雖具高靈敏度,但制造高性能有機光電探測器很困難。

研究人員稱,要將有機光電探測器集成到大規模生產的CMOS圖像傳感器中,需要有機光吸收器,這種吸收器易于大規模制造,且可實現生動的圖像識別,并在黑暗中以高幀速率產生清晰的圖像。為此,他們開發了可滿足這些要求的高靈敏綠色透明有機光電二極管。
由于引入了混合有機緩沖層,這些圖像傳感器中使用的綠色選擇性吸光有機層大大減少了不同顏色像素之間的串擾。這種新設計可讓高性能有機光電二極管成為各種應用中使用的成像模塊和光電傳感器的主要組件。
大多數有機材料不適合大規模生產,因為它們不能承受用于后處理的高溫,或者在中等溫度下長期使用會變得不穩定。為了克服這一挑戰,研究人員專注于修改光電探測器的緩沖層,以提高穩定性、效率和探測能力。
研究人員引入了浴銅素混合緩沖層作為電子傳輸層,這為有機光電探測器提供了卓越的特性,包括更高的效率和極低的暗電流,從而降低了噪音。該光電探測器可放置在帶有紅色和藍色濾光片的硅光電二極管上,以創建混合圖像傳感器。
研究人員表明,新的光電探測器表現出與傳統硅光電二極管相當的探測能力。探測器表現出良好的色彩表現,在150°C以上的溫度下穩定運行2小時,在85°C下運行30天,表現出了長期運行穩定性。
研究人員制造了具有高靈敏度且與CMOS制造方法兼容的綠色吸收透明有機光電探測器。他們將其中一個綠色有機光電探測器與帶有紅色和藍色濾光片的硅光電二極管相結合,創建出有機—硅混合RGB成像傳感器。
- 科學島團隊牽頭發表中國大氣污染源排放在線監測技術進展綜述文章 發布時間:2023/3/2 10:36:11
-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王煥欽研究員在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發表了題為
- 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導熱系數儀采購項目競爭性磋商 發布時間:2023/3/2 9:49:16
- 項目概況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導熱系數儀采購項目 采購項目的潛在供應商應在www.oitccas.com獲取采購文件,并于2023年03月14日 09點00分(北京時間)前提交響應文件。
- 我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突破7億千瓦 還有哪些新機遇 發布時間:2023/3/2 9:47:50
- 出口總額超過512億美元,同比增長80.3%——2022年,我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亮眼。歷經多年深耕細作,我國風電光伏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
- 3月新規來襲!涉及醫藥、食品、化妝品、環保等領域 發布時間:2023/3/2 9:24:32
- 3月將有一批新規開始實施,化工儀器網編輯現整理了部分如下。新規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涉及醫藥、食品、化妝品、環保、建設工程等領域。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
- 西安光機所在中紅外空芯反諧振光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發布時間:2023/3/2 9:15:58
- 近期,西安光機所光子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室郭海濤研究員團隊在中紅外空芯反諧振光纖(HC-ARF)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蒲袌F隊基于自研的硫系玻璃材料研制出一款有效模場面積超7000 μm
- 海南:做好生態環境保護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發布時間:2023/3/2 9:08:45
- 2月28日,海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專場在五指山市水滿鄉毛
人物訪談
新聞排行周月
- 1.我國主持的首項ISO超聲檢測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鏈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0223/652838.shtml 來源:儀器信息網
- 2.南開大學附屬醫院多波長綜合光電平臺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 3.國家能源集團建成國內首個新型電力系統仿真平臺
- 4.科學島團隊在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光譜應用于風場探測方面獲得新進展
- 5.為“雙碳”目標提供司法保障 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
- 6.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攻堅戰 目前我國大型科研儀器國產化空間巨大
- 7.我國首部腫瘤整合診治技術指南(CACA)啟動湖南巡講
- 8.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與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超聲電機驅動界面微觀行為觀測與分析
- 10.科學島團隊在溫室氣體星載探測方面取得進展
相關新聞